您在这里: 首页 / 高校动态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党总支:以“沛霖楼”精神蕴育基层党建“牵引力”

时间:2018-12-25 来源: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基层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始终有着一座高耸的丰碑——“沛霖楼”,它是师生党员塑造价值观念、锻造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党总支紧紧抓住所在楼宇被命名为“沛霖楼”这一契机,充分挖掘“沛霖楼”所传承的精神内涵,以“沛霖楼”蕴藏的价值资源优势为“牵引力”,不断拓宽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广度和温度。

挖掘内涵底蕴,打造“沛霖阵地”强化组织向心力。

2016年11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所在的第四学科楼被命名为“沛霖楼”,这是学校第一幢为社会、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实业家的名字而命名的楼宇。詹氏家族三代人十多年来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600多万元的无私捐助。自詹守成奖学金设立以来,共资助了学校五百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借助“沛霖楼”这座实体丰碑,理学院党总支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精神,以“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为重点,打造“沛霖阵地”,整合“沛霖楼”中的故事资源,深入挖掘“沛霖楼”所蕴含的内涵与价值底蕴。通过在学院官网开辟“沛霖楼”精神家园栏目,下设“沛霖楼”的由来、詹氏家族的故事与精神、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与精神、同心圆、师生典型事迹等八个子栏目,积极传播詹守成先生和詹氏家族以及学院党内外师生有温度的典型事迹,不断引领广大师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一个家庭十几年不间断的‘爱心延续’,一个家族三代人始终追求的‘奉献接力’”价值底蕴,不断促进理学院基层党建的向心力。

传承精神基因,创设“楼前课堂”发挥党性引领力。

学院党总支结合学院自身特点,通过挖掘和传承“沛霖楼”精神内涵,不断讲好基层党建故事。以学院“沛霖楼”作为师生“楼门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与奉贤区柘林镇海湾村党总支委员会开展区域化党建共建工作,组织师生党员到基层、到群众中开展义务奉献,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同时,学院将挖掘和传承“沛霖楼”精神内涵与学院各条线的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沛霖楼”精神资源优势和“育人”功能,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沛霖楼优秀师生事迹展览等活动,以弘扬党内外优秀师生的故事及其精神内涵,让全体党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收集、整理、选编“沛霖”精神的专题学习教育资料,发挥“三会一课”“党员主题党日”等平台,通过举办党史知识竞赛等主题党日活动,用身边人、门前事激励人、教育人;通过举办 “沛霖杯”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将“沛霖楼”精神贯穿和渗透到学院的教学工作和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构建“同心圆”等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积极发挥党外优秀教师在学科建设和大学生科技竞赛中的作用。“沛霖楼”所传承的精神底蕴,已成为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彰显大爱无疆,凝聚“正向能量”提升党建育人力。

詹守成先生以及詹氏家族无私奉献和情系教育的家国情怀和大爱精神,已经成为学院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耸立在师生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学院通过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和发扬詹守成先生及詹氏家族“无私奉献、情系教育”精神座谈会,号召全院师生学习詹守成先生及其家人的热爱祖国和热爱教育事业的大爱精神。在校党委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的领导下,学院党总支牵头成立了课程思政临时党支部,挑选校教学名师、党员教师胡洪江和曾获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上海赛区)特等奖的党员教师谭默言担任党支部书记,组建了涵盖青年教师党员、辅导员党员、学生党员在内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团队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团队,推进大爱精神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区、进网站等活动,将开展党性教育与推动育人工作、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始终守住思想政治工作的“立德树人”生命线。理学院党总支将传承和弘扬“沛霖楼”精神作为牵引力不断提升学院基层党建工作的内涵,并促进学院形成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充满正能量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学院文化。

责任编辑:教卫党委
主办单位: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承建单位:上海东方数据广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