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东华大学机关党工委抓住党支部书记这个中坚骨干力量,通过搭建平台、开设课堂、完善机制,多措并举选好配强用好党支部书记,提升机关党支部书记“党建+管理”水平,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筑牢党建根基,全面对标争先。
搭建“三个平台”,选人与培养并举。搭建选人培育平台,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综合考虑思想引领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支部推举、部门建议、组织认可等方式,在机关党员中按照“党建+管理”标准,严格选好机关党支部书记。创新工作平台,将机关党支部书记“党建+管理”工作纳入机关党建工作规划,切实做好党支部书记培养工作。拓宽干部储备平台,把机关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纳入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按照抓党建主责主业尽责、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尽责、抓党组织班子建设尽责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尽责的原则,积极推进和落实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要求。
开设“三个课堂”,教育与成长并举。开设政治课堂,通过校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教育、机关党工委中心组集中教育、机关党支部自主教育三级学习模式,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宪法修改与法治权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专题报告,做到党支部书记党性教育全覆盖。开设指尖课堂,以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上海基层党建微信公众号为载体,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组织支部书记开讲微党课、组织生活会网络直播、组织生活观摩交流活动,建立互动教育模式,做到党支部书记日常教育常态化。开设实践课堂,加强党务工作、管理服务及群众工作等方面的培训,引导党支部书记通过支部结对协同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挂职锻炼、发挥专业特长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使党支部书记在党务上有能力、管理上有提升。
完善“三个机制”,服务与管理并举。完善服务机制,从提供学习素材、及时心理疏导、关怀日常生活等方面,对机关党支部书记做到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指导、生活上关怀。完善评价机制,制定适合机关特点的“对标争先”计划的实施方案、各类会议议事规则和首问负责制等,明确职责目标和建设任务,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完善交流机制,每月举办机关党支部书记沙龙活动和工作会议,围绕主题交流经验做法,引领支部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发挥好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积极作用。
东华大学机关党工委将继续紧密联系党支部工作实际,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抓好机关党工委党建“对标争先”计划的实施,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切实成效,进一步提升机关党支部书记的党建工作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不断推动支部党建工作和部门中心工作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