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各位参观《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上大志愿者,在昨日的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天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用最动情的声音,讲述着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故事,他们详细地介绍着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背景、过程,让每一位前来参观的观众都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201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98诞辰之际,图书情报档案系面向全校选拔了25名优秀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讲解服务。2019年6月22日,新华社以“我在党的诞生地当讲解员”为题,专题报道了上海大学学子“中共一大”志愿服务,对我校“中共一大”志愿服务项目予以高度评价。短短两天内,“我在党的诞生地当讲解员”一文阅读量已突破100万,上大学子的风采依托新华社平台得到了有力展示,上大人薪火相传的红色精神也得以在全社会接续。
图为新华社报道内容节选
2019年7月2日,继专题图文报道后,新华社又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志愿服务项目“独家定制”了视频采访专题新闻,展现了志愿者上岗前的准备阶段,也记录了志愿者在备稿以外的点滴努力和成长成熟。“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把烂熟于心的讲稿变成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志愿者们在红色基因的挖掘过程中经历了令人惊艳的蜕变。
图为新华社报道内容节选
由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承办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志愿讲解服务至今已历时九年,自2011年起,学校每年都组织优秀学子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每位志愿者从报名到上岗都经历了完整的选拔、考评、培训和准备过程。在“党的诞生地”做志愿讲解员,让志愿者们在接受党史教育、培养爱党爱国情怀的同时增加了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延伸课堂的红色教育实践,体现了图书情报档案系全员、全程、全面的“三全育人”理念。往届的志愿者中更有因此与讲解结缘的图情档系学子,开启了一段“专职讲解员”的精彩人生。志愿讲解服务项目备受关注,不仅是对该项目及上大学子的积极肯定,也是对上海大学育人理念的高度认可,上海大学会坚持“三全育人”理念,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更多的人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至今为止,上海大学共有近200名学生参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志愿讲解服务,共接待参观团队1636批次,服务受众达326809人次,该项目现已成为图书情报档案系暑期社会实践的品牌活动之一,多次被评为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志愿服务团队也荣获了“优秀组织奖”,上海大学“实践梦想家”等荣誉。项目曾被《新民晚报》、《劳动报》、《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竞相报道,志愿活动的事迹在网络上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