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 首页 / 高校动态

华东政法大学: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用专业引领公益服务

时间:2021-03-29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验收通过名单,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公法党支部名列其中。这是学校深入实施教育部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2018年12月,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公法党支部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两年来,在校院两级党委的领导下,党支部按照新时代高校党建“七个有力”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在做实“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基层党建新路径新举措,让“自选动作”做出特色,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

培根铸魂,思政引领建设红色课堂。为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国际公法党支部确定了“红色专题成体系,育人成效看辩论”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并成为了本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单位。支部青年教师组成突击队,打造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深谙中国国情、理论功底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师魂厚重高尚的优秀教学团队,编制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中国的大国作用》两套课程思政红色教学专题,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将其拍摄成系列教学视频。在此建设过程中,《国际公法》课程成为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上海市优质在线课程以及本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程。

立德树人,党建引领创新教学关系。为创新国际法人才培养方式,党支部尝试“辩论进课堂”的教学方式改革,通过精选国际热点论题,深挖爱党爱国题材,将辩论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参加课堂辩论,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以及思辨与合作的能力。并且支部利用公开课、教学研讨会等形式积极展示和分享上述课程思政的成果,不仅得到校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以国际模拟法庭竞赛为依托,创新国际法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还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此外,支部坚持从学生专业学习和思想成长的实际需求出发,着力推动教学“供给侧改革”,通过设立“坐班答疑党员示范岗”,为支部学生党员提供各类交流讨论平台,建立了更加紧密和更加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

言传身教,专业引领开展公益服务。为培养学生的强国使命和社会担当意识,支部老师积极利用专业特长开展爱国教育和公益服务,在南海争端、中美贸易战、孟晚舟事件等重大问题上积极发声、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教育和带动学生运用专业所学知识维护国家利益。支部老师站稳政治立场,利用专业特长在《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东方早报》、《国际金融报》、《新民周刊》、东方广播电台等媒体上发表文章或接受采访,为保护为维护祖国利益奔走呐喊,带领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正能量。此外,支部还长期坚持与军营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到上海市松江二旅、上海高炮预备役师四团、上海警备区司令部、南京政治学院等单位进行交流与服务,带领教师、学生学习军队的优良传统,帮助官兵增强法治意识、正确运用国际法知识来维护国家权益,得到了有关单位的一致好评。

两年来,国际公法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忘初心使命,凝聚力量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做到了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未来,学校党委将继续以基层党建工作“双创”为抓手,充分发挥样板党支部示范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提升,以高质量党建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以更优异的的成绩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责任编辑:华东政法大学管理员
主办单位: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承建单位:上海东方数据广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