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 首页 / 高校动态

上海海洋大学:将支部建在创新团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时间:2024-11-14 来源: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紧密结合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将党支部建在水产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团队,以党建为统领,抓团队、促内涵、强特色,推动党的建设与创新团队工作深度融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2024年9月,团队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团队成员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奖项。

党的建设融入团队培育,“党建+业务”双融双促

水产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团队是学校重点科研团队,学校将党支部建在团队上,以提升组织力为目标,有力推进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融”,把学科优势转化为服务民族地区发展新动能,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德技双馨、创新敢为”的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化创新团队,在党支部带领下,将水产动物优良种质开发和创新利用服务西部发展,助力西藏亚东乡村振兴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支部党员84次深入西藏,历时3年攻克鲑鱼繁育和规模化养殖系列技术难关,建立了亚东鲑鱼的规模化亲鱼培育、催熟促产、人工授精、控温孵化、苗种培育与成鱼养殖等产业关键技术,亚东县成为西藏地区现代化和规模化程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冷水鱼类繁育基地。支部党员引导当地群众跟着学、试着干,自主参与到鲑鱼产业发展中,掌握养殖关键技术,累计培训200余人次,亚东县四个合作社的藏族同胞实现了从“农牧民”到“渔民”的转变,让当地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

党的建设融入科研攻坚,助力新疆特色渔业发展

党支部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推进有组织的科研,着力破解卡脖子技术,实现党建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带着水产种质安全与育种技术创新成果,党员教师团队100余人次入疆,行程超80万公里,在国内率先攻克额尔齐斯河流域白斑狗鱼、河鲈、高体雅罗鱼等特种鱼类的繁育与养殖相关技术,并推广至全国20余个省市区养殖,掀起养殖新疆冷水鱼类的热潮。多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抢救性保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塔里木裂腹鱼,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塔里木裂腹鱼的专用养殖场。开展河蟹和小龙虾的良种推广,年技术服务10万余亩。耐盐碱罗非鱼新品种首次在新疆养殖应用成功,推广养殖面积8000亩。到阿勒泰地区开展渔业科技服务,足迹遍布7个县农十师10个团场,使渔业成为新疆特色产业的“新名片”,把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实现“党建上一步,学科进一步,贡献度升一步”。

党的建设融入社会服务,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立足优势特色,助推产业发展”工作思路,建强服务产业发展的党员队伍,将支部建设延伸到产业链,立足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搭建“党建+社会服务”新载体,团队率先在国内建立涵盖形态、养殖性能、细胞遗传、生化遗传、数量遗传、体色遗传、分子遗传和组学遗传等八个层次的最全面的水产动物种质研究方法与评价技术体系,首创“系内群体选育+系间配套杂交”育种理论与技术。培育六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向民族地区全面推广,其中瓯江彩鲤“龙申1号”已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苗种扩繁基地,近2年向周边民族地区免费提供苗种约100万尾。中华绒螯蟹“江海21”已推广到云南、贵州、宁夏、内蒙古、新疆等17个省市区养殖,年创产值15亿元以上,把“双一流”学科优势切实转化为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动能,用渔业种子“中国芯”赋能特色渔业产业发展蓝图。


责任编辑:上海海洋大学管理员
主办单位: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承建单位:上海东方数据广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