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积极探索树立终端导向,深抓细研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力量,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抓牢抓实理论武装为导向。环境学院党委狠抓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把党员的思想建设作为第一建设。通过“常规性与流动性”相结合,搭建党员多渠道学习平台,引导党员始终加强理论学习,保持政治定力;强化思想引领作用,探索“微党课-大讲堂”、“立体化体验式”主题党日新模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以直抵人心的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积极研究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过程渗透育人为本”党建工作模式,即坚持对入党前、入党中和入党后开展分层、分类和有重点的教育培训和理论学习,形成特色的“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的党支部学习传帮带模式,用引领促成长,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以关注社会热点和社会需求为切入点,把党员专业成果转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开展“环保科普走进社区,志愿服务彰显风采”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每年共计服务群众800余名,形成了科学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
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方法为导向。环境学院党委切实推动品牌化打造,以创新方式方法作为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为了迎接“微网络”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机遇和挑战,环境学院党委在强化党员教育方式方法上主动探索创新,大胆实施符合党员自身教育需求的“三微工程”,运用新的党建载体和方法,达到思想-行动-文化三层面的教育效果,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党建工作模式——“1+1+1”结对共建新模式,主动融入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调研排摸党员群众需求,有效对接与企业、社区、协会的服务项目,加强党组织的横向交流与跨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逐步形成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平台,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依托大数据时代特征,通过新媒体的整合作用,建立起高效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着力打造“环境党漾青春”微信公众号、环境学院易班党建中心专区,向党员诠释“事情为什么会发生”,或“事件的产生代表着什么”,为党员进行思想交流、培养理性思维,提高党性修养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把好入口和出口关为导向。环境学院党委严格把控党员的入口关和出口关,提高党员发展的质量,提升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活力。质量是发展党员的生命线,积极探索推行具有学院特色的“三位一体”制度,通过答辩、层层推优,深度走访、考察思想等途径,充分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先进性、层层筛选的严格性、选拔程序的严肃性,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制度,规范“入党积极分子谈话记录”,在传统培训教育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从“理论素养、社会责任、团队协作、能力素质”等方面,开展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精细化培养,不但发挥培养联系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前置党员发展关口,从源头提升了新发展党员的质量。精心设计毕业生党员教育活动,以“薪火相传记宗旨”为主题,组织毕业生在离校前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专题理论学习、庆祝“政治生日”、科研志愿奉献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时刻铭记党员身份,牢记党员责任使命,永葆党员党性初心。毕业生党员感慨“这是学院为我们准备的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党的建设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实基础和根本保证。东华大学环境学院结合实际、创新举措、真抓实干,以三大终端导向为统领,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研究基层党建新情况、破解新难题、取得新发展,努力为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添薪助力、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