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办成国际一流博览会”的指示精神和上海市委的统一部署下,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进博会志愿者工作,专门成立了进博会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发挥专业和学科特色,主动对接,深度融入进博会的各项组织工作,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多名师生党员正在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参与进博会工作。
深耕细作,发布进口贸易指数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之际,“一带一路”经贸指数研究院举行了“中国-中东欧进口贸易指数”和“中国-金砖国家进口贸易指数”发布会。“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刘永辉教授介绍了本次发布的“中国-中东欧进口贸易指数”和“中国-金砖国家进口贸易指数”,并发布了指数研究报告。该报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视角,全方位刻画了中国从中东欧16国、中国从金砖国家进口商品的全貌。
深虑远议,明晰进博会意义
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黄建忠教授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邀请,讲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全世界的意义。黄建忠认为,召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以行动坚定表明全球化立场,今后中国将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火车头般的驱动力。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逆全球化浪潮兴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方都在主张出口、就业为先的今天,特别需要正面的力量,来推动全球化继续前行。在此关键时期,中国不仅是今年办进博会,还要年年办下去,这种勇气和担当,确实体现了中国了不起的胸怀,这也体现了中国政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深度融合,投身进博会筹备工作
进口博览会的筹备涉及通关和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管、税收政策等诸多经贸和法律问题。利用学科优势,学校青年党员教师从年初便开始投入进博会工作。例如,贸易谈判学院党员教师、硕士生导师应品广,自今年4月份以来,先后被借调至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工作现场指挥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执行委员会展会业务组(业务办),积极参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筹备工作,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获益良多,受益匪浅。
深度实践,投入进博会实习岗位
因为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与进博会相关实习岗位要求高度吻合,学校被纳入实习生招募高校之一。学校从4月开始分三个批次招募了多名研究生前往进口博览局报到并开始实习。当研究生们通过多轮面试最终被录取为进口博览会实习生,他们感到非常激动。现服务于运营中心的党员同学潘经纬回忆当时报名实习时说:“作为一名学习世界贸易组织法专业的研究生,本次实习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自己研究生导师应品广也正借调博览局工作。他经常鼓励我要积极参与和服务进博会,所以也就很自然报名参加本次实习。”除了实习生,学校还有200多名学生志愿者服务于进博会,每天早六晚十一的日子,他们丝毫不觉得辛苦。
进博会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他们将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时刻牢记在誓师大会上的誓词,“尽己所能,不计回报,努力完成志愿服务工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成功召开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