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8日,由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徐志珍老师主讲的无机化学课作为国内“慕课西行计划”的首次试点,在华东理工大学与喀什大学同步开讲,《解放日报》《新闻晨报》《劳动报》、光明网等多家媒体分别对此进行了报道。为“师生结对同上一堂课,互动直播万里一线牵”提供课下辅导的就是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刚刚成立的无机化学研究生党支部。无机化学研究生党支部的成立是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统筹推进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着力提高研究生党建水平的探索,也是化学学院党委“强基固本筑堡垒,凝心聚力促发展”的缩影。
对标新时代,全面提升研究生党建工作
2018年9月,华东理工大学出台了《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新时代研究生党建工作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举措,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在工作中提高政治站位,对照文件要求三管齐下,全面提升研究生党建工作。首先,学院党委定期开展研究生党支部展示评比工作,旨在通过展示评比,在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中坚持对标争先,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其次,化学学院党委把抓好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研究生支部建设的重要着力点,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支委,并每年定期给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开展培训,如党委书记张文清同志近期就为学院所有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支委讲党课,专题讲授如何开好“三会一课”。第三,化学学院党委着力优化研究生党支部设置,分别在9月和10月成立了工业催化所师生联合党支部和无机化学研究生党支部,并根据支部特点,指导支部开展特色活动,如无机化学研究生党支部目前正依托华东理工大学与喀什大学共建的《无机化学》远程共享精品课提积极开展“援疆情,金课行”主题党日活动。
“党建工作基础扎实,有特色,有聚焦,有创新。”化学学院党委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住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重点环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把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院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
狠抓支部建设,拧紧党建“螺丝钉”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化学学院党委注重选优配强教工党支部带头人,彰显“头雁效应”,目前化学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中,“双带头人”比例达到90%,其中有1名是浦江学者,4名是正高职称。在化学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们负责所在系所的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学院每年在学校下拨的党建津贴以外划出专门的绩效奖励教工支部书记,每学期按基层党支部的党员数下拨专门的党支部活动经费。
化学学院党委还依托“化学堂”党建之家、集群支部、校友行业协会等平台,邀请学院优秀党员教师,特别是知名教授定期在奉贤与本科生进行理想信念、专业发展、成长成才等方面的互动交流;开展优秀党员和明星党支部的评比,完善党支部书记的分层考核机制,发挥优秀党支部的集群效应,提高基层党支部的活力和凝聚力;筹建校友交流行业协会,实现校内党支部与校外党支部的对接,加强学生党员与校友党员的交流,通过协会运作强化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这些平台的建设夯实了化学学院基层党建基础,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支部有品牌,活动有平台”。
凝聚人心,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自2010年起,化学学科ESI国际排名已处于top1‰,跻身世界一流, 2017年化学学科获批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院建立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人才,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化学学院党委以化学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特色工作,以谈心谈话凝聚人才,以精准菜单服务人才,以参与国际竞争吸纳人才,学院人才工作项目也获评获评2018年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基层党建特色项目。
化学学院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分层分类,细化他们的需求,瞄准需求靶心制定服务菜单,以精准服务助力人才建设。如针对高端领军人才,学院实施了“筑巢引凤”工程、“交钥匙”计划等。学院力争为高端人才配备好实验室,完成装修,直接交钥匙,确保新引进的高端人才可以“拎包入住”。对已有一定科研基础的中年教师,鼓励他们科研反哺教学,成立了“工科化学系列课程创新教育教师团队”教学名师培育团队,2018年,该教学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18年7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获评华东理工大学2016—2018学年先进基层党组织,化学学院党委牢牢把握党建的灵魂和关键,引导广大党员坚持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头,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新时代的党建优势转化成学院的发展优势。